吞咽障碍(Dysphagia)是指不能安全有效地将食物由口腔输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,由此产生的进食困难。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,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5.5%~8%。吞咽障碍易导致老年人发生营养不良、脱水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。严重时,还会引起突发窒息甚至死亡。
老年人多发吞咽障碍的原因有很多
展开剩余84%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下降
随年龄增长,咀嚼肌、舌肌和咽喉肌肉的力量减弱,导致食物从口腔到咽喉的运输能力下降。
唾液分泌减少
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,导致口腔干燥,增加吞咽困难的风险。
解剖结构变化
随年龄增加,喉部闭合能力下降,增加了误吸和窒息风险;另外牙齿状况不佳也会影响咀嚼和吞咽。
吞咽反射延迟
老年人吞咽反射阈值升高,导致吞咽效率降低。
心理因素
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吞咽紧张,引发吞咽障碍。
疾病因素
脑卒中、帕金森、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会影响大脑对吞咽动作的控制,导致吞咽功能受损。
其他原因
长期卧床、药物副作用等也会影响吞咽功能。
以下危险信号需警惕!
1. 进食表现异常
❗长时间将食物停留在口腔内不吞咽,用餐时间过长。
❗进食或喝水时出现频繁呛咳 。
❗口水或食物从口中流出。
❗食物或水从鼻腔流出(鼻腔反流)。
2. 进食习惯改变
❗不能进食某些食物。
❗需要额外液体将食物湿化后才可吞咽。
3. 身体状况变化
❗声音嘶哑、痰液增多。
❗不明原因低热或反复肺炎。
❗体重下降、脱水。
3个安全进食小贴士
1. 调整食物
✅ 将液体增稠,避免稀汤、清水,减少误吸和呛咳的风险。
✅ 软食、切碎的食物优先,如豆腐、蒸蛋、果泥等。
食物质地与性状的调配对于能经口进食的吞咽障碍患者而言,是确保安全有效进食的先决条件之一。
2. 管理进食
✅ 控制每次进口的食物量,完全咽下一口后再进食下一口。
✅ 进餐时细嚼慢咽,避免快速或强迫进食。
✅ 采取舒适无疲劳的坐姿就餐,卧床老人进食时,应抬高床头30°-60°,餐后避免立即平躺。
3. 改造环境
✅ 减少干扰、降低噪音,避免分散注意力。
✅ 对于卧床老人,备好吸引器。
噎食时立即采用“海姆立克急救法”
若就餐时发生噎食,应分秒必争采用“海姆立克急救法”,恢复食道通畅,同时拨打120请求援助。
自救
噎食老人自己对腹部实施冲击:稍稍弯腰,俯身靠在椅背上,用椅背边缘压迫上腹部,快速向上冲击,重复多次直到异物排出。
他人救助
救助者站在老人背后,两手臂穿过腋下环绕对方腰部,左手握拳,放在老人胸部下方、肚脐上方,右手握住左手手腕,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其上腹部。完成一次施压后放松手臂,然后重复重击,直到异物排出。
参考文献:
[1] 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.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管理指南(2023版)[J].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,2023,45(12):1057-1072.
[2]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.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(2017年版)第一部分 评估篇[J].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,2017,39(12):881-892.
[3]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.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(2017年版)第二部分 治疗与康复管理篇[J].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,2018,40(1):1-10.
/健康科普
文章来源:上海疾控微信号
发布于:上海市亿策略-股票加杠杆-个人配资炒股-证券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